一、出臺背景
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黨中央、國務院和自治區關于加強數字寧夏和數字政府建設的重大決策部署,依據《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加強數字政府建設的實施意見》(寧政發〔2023〕17號)精神,高標準推進數字政府建設,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推進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二、主要內容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二中和三中全會、以及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寧夏重要講話指示批示精神,堅持改革引領、數據賦能、整體協同、安全可控原則,全面提升數字政府效能和水平,激發數字經濟活力、優化數字社會環境,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石嘴山篇章。
(二)目標任務
到2025年,石嘴山市數字政府體系全面成型,基礎設施集約完備、政府數字化履職能力明顯提升、數據治理成效明顯、數字要素環境建設趨于完備、安全保障體系持續完善、管理機制趨于成熟。
到2035年,通過數字賦能和深化改革,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數字化水平顯著提高,數字政府建設走在全區前列。高標準建成整體協同、敏捷高效、智能精準、開放透明、公平普惠的現代化數字政府。
(一)重點任務
一是“一個突破”促進數據要素市場發展。
1.推動數據確權和評估工作。推進公共數據、企業數據、個人數據分類分級登記確權,保障數據全生命周期各參與主體合法權益,推進數據產權確權登記。探索數據資產入表和會計核算新模式,鼓勵企業開展數據資產價值評估,推動數據資產開發利用和價值實現。
2.規范數據要素流通交易。探索數據交易流通模式,加強數據合規體系建設和監管,建立健全數據交易業務流程、制度規則,構建高效有序合規的數據交易機制。建立公共數據收益分配和激勵機制,鼓勵通過分紅、提成等多種收益共享方式,平衡兼顧不同環節主體利益分配。
3.培育多元化數據要素產業主體。形成全流程數據服務能力,探索開展公共數據授權運營,健全公共數據定向開放制度,全面推進公共數據開放共享。加快拓展數據場景應用,推動建設重點領域公共數據集,加快數據開放、場景開放。
二是“兩個入口”推動移動端平臺深入應用。
1.統一社會群眾服務入口。依托“我的寧夏”政務 APP推進“石嘴山專區”建設,推進更多公共服務、便民服務等移動應用與“我的寧夏”APP 連通。
2.統一機關部門辦公入口。依托“寧政通”APP 移動政務辦公“總門戶”,深入應用全區統一的協同辦公平臺和“寧政通”APP,整合各類移動應用,持續提升政務運行數字化能力,加快推動黨政機關內部事務線上集成辦理。
三是“三個驅動”引領數字石嘴山建設。
1.驅動數字經濟發展。深入實施數字賦能計劃,推動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制造業數字賦能升級,開展數智化賦能行動。推動農業數字化轉型發展。促進服務業數字化新提升,推廣智慧物流組織模式創新。
2.引領數字社會建設。以數字政府建設促進數字技術與社會發展全面融合,提升全民數字化生活水平。全方位推動“互聯網+教育”和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行動,加快智慧校園建設。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加強對城市水電氣熱等基礎設施進行數字化升級改造,拓展深化城市管理、交通出行等領域應用,推進智慧城市建設。
3.營造良好數據生態。推動建立健全數據交易主體市場準入制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公平競爭監管制度等,營造規范有序的政策環境。加強重要數據備案管理、定期評估與重點保護,建立數據流動安全評估機制,強化數據和算力資源安全防護,打造安全可信的數據交易流通環境。
四是“四大支撐”建設數字政府綜合保障體系。
1.加快構建全方位安全保障體系。落實網絡安全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加強對參與政府信息化建設運營企業的網絡安全監管,強化安全管理責任落實。強化安全可靠技術和產品應用,切實提高自主可控水平,積極推進符合國家標準要求的密碼應用。
2.加快構建科學規范的制度規則體系。充分發揮數字技術創新變革優勢,優化業務流程,創新協同方式,推動全市數字化發展管理相關機構和職能整合,健全協同工作機制。建立以市場化方式運營數字政府機制,加強專業運營。
3.全面構建開放共享的政務數據資源體系。建立完善政務數據標準規范、安全保障體系,完善政務數據管理機制;摸清政務數據資源底數,建立全市政務數據臺賬,完善基礎數據資源庫,以應用場景為牽引,推動政務數據互聯互通、共享交換,有序推動公共數據開發利用,促進數據流通利用。
4.加快構建智能集約的平臺支撐體系。推進各單位新建非涉密系統部署至自治區政務云平臺,將現有政務云應用系統向政務信創云安全有序遷移,推進電子政務外網優化升級。加快通信基礎設施建設,提升雙千兆網絡覆蓋率。推廣應用自治區、市集約建設的各類一體化平臺,深化共性支撐應用。
五是“七個能力”全面提升政府履職效能。
1.提升公共安全數字化能力。加快推進市應急救援(指揮)中心項目建設,實現自然災害、安全生產類突發事件線上會商研判、實時指揮調度。構建綜合監測預警平臺,加快整合各類資源整合匯聚,加強城市排水防澇、森林草原火災、地質災害等監測預警等能力建設。建設化工聚集區智能化管控平臺,突出化工產業聚集區重大安全風險管控,全力構建危險化學品安全預防控制體系。
2.提升經濟調節數字化能力。加強經濟數據匯聚治理,整合經濟社會運行數據開展經濟運行數據分析應用及監測預警,并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強經濟運行監測預警,強化經濟趨勢研判,及時準確預警風險,提高逆周期調節能力。開展智慧園區綜合管理服務平臺建設,全面整合和匯聚本地市產業發展各類數據資源,實現數據融通共享,指導賦能園區數字化應用水平。
3.提升市場監管數字化能力。持續深化“互聯網+監管”系統在我市應用水平,提升行政執法效能及監管精準化水平。提升監管協同化水平,進一步夯實“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推動跨部門協同監管。充分運用新型監管手段,提升監管智能化水平。通過數字技術賦能,全面提高醫?;鸸芾硭胶托?/span>,實現醫?;鹗罩?/span>、管理等全鏈條數字化監管。
4.提升社會管理數字化能力。整合綜治信息系統、“雪亮工程”等平臺資源,提高基層社會治理能力,構建社會矛盾糾紛多元防范化解新體系。以視頻大數據構建立體化治安防控體系,打造省、市、縣三級防控圈,提升涉穩領域監測發現和預警水平。
5.提升公共服務數字化能力。持續提升“石好辦”平臺服務能力,加快推進石嘴山市“一照通辦 一碼通行”系統建設,深化全區統一綜合受理系統在我市應用水平。圍繞“高效辦成一件事”,持續推動重點任務落實落地。提供優質便利的涉企服務建設石嘴山公共就業數字化服務平臺,促進人崗智能匹配并雙向匹配推送。
6.提升生態環保數字化能力。完善市生態環境綜合管理數字化平臺,健全生態資源智能感知網絡建設,提升生態環保協同治理能力。實行“智慧水務一張圖”,加強水資源智慧管控和信息化管理,提升工業園區供水系統的智能化管理及優化調度水平,提升預報預警、防災減災的安全保障能力。匯聚自然資源行業數據,提升林草火情預警與撲救指揮、有害生物防治能力。
7.提升政府運行數字化能力。持續提升政務運行數字化能力,加快推動政府機關內部事務線上集成辦理。優化升級市政府門戶網站,規范設置政府網站信息公開專欄,提升政府信息公開水平。加強全市政務新媒體傳播矩陣建設,健全完善政務新媒體備案和動態管理制度;進一步提升市人民議政網政民互動平臺功能,打造網民群體和黨政機關部門溝通的互聯網陣地。
?
?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