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石嘴山,項目建設熱潮涌動,企業車間機器轟鳴,政務服務窗口高效運轉……一幅市場主體活力迸發、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的生動畫卷正徐徐展開。截至6月底,我市共有經營主體78853戶,同比增長2.75%。其中,企業19852戶,個體57930戶,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及其分支機構1071戶。新增企業數量同比增長11.62%,民營企業在企業總量中占比超過95%。今年以來,我市錨定高質量發展目標,多部門協同發力,從增強市場動能、優化政務服務、創新監管模式等多維度破題,持續擦亮營商環境“金名片”,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強動能優服務,為市場主體“添柴加火”
營商環境不僅是“軟實力”,更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硬支撐”。為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我市印發《石嘴山市2025年營商環境提升行動重點工作任務分工方案》,從“政務環境、市場環境、要素環境、法治環境、人文環境”5個維度,推出19大項90個具體工作任務,全力打通服務企業的“最后一公里”。
深入開展質量提升行動,257家規上企業推行“首席質量官”制度,天地奔牛、建龍特鋼等7家企業參與行業、團體標準制定,向自治區申報標準16項。通過強化標準引領和知識產權保護,全市有效發明專利量達1152件,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15.59件,市場主體創新活力持續迸發。
在激發市場動能的同時,精準服務為企業紓困解難是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市召開全市企業家座談會,協調轉辦困難問題77項,目前已辦結56項,辦結率達73%。”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產業和民營經濟發展促進科科長陳旭介紹,通過“千企萬戶大走訪”行動,全市共走訪7.7萬余家市場主體,發放貸款67.24億元,切實為企業“輸血供氧”。
與此同時,我市持續釋放政策紅利,讓市場主體吃下“定心丸”。石嘴山市、平羅縣獲批中央財政支持普惠金融發展示范區,中色東方、貝利特獲評自治區產業鏈“鏈主”企業,27家民營企業入圍全區百強榜單。
減環節優流程,讓政務服務提質增效
8月4日,在市政務服務中心“高效辦成一件事”服務窗口,藥店經營者丁亦杰一次性辦理了藥品經營許可證和醫療器械經營備案憑證。“以前兩個證分開辦理,費時費力。現在在一個窗口,就把所有證件辦齊了,方便快捷。”丁亦杰對窗口辦事效率連連稱贊。
這是我市推行“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的生動縮影。今年,我市印發《石嘴山市2025年度“高效辦成一件事”第一批重點事項任務分工清單》,各“一件事”平均壓減辦理時限65%、壓減申請材料66%、壓減辦理環節75%。
“截至目前,全市累計辦理‘一件事’18萬余件。”市審批服務管理局運行監督科科長張超介紹,通過深化“一照通辦、一碼通行”改革,將“一業一照一碼”改革擴圍至賓館等5個行業15個業態涉及的15項行政許可事項,形成“一次告知、一表申請、一窗辦結、一同核查、一照準營、一碼查詢、一鍵評價”高效準入準營審批模式。
效率的提升體現在每一個審批環節。對建筑工程施工許可等5個事項實行“AI預審+人工復核”智能審批模式,對建設用地規劃許可等6個事項推行“無紙化不見面”審批。項目立項等高頻事項平均審批時限由10個工作日壓縮至5個工作日以內,壓減幅度超50%。
與此同時,我市依托寧夏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平臺,實現政務服務“周末不打烊”。“我市完善涉企政策知識庫,推動涉企咨詢、投訴、轉辦閉環管理模式,對企業反映的問題‘企呼政應、接訴即辦’。”石嘴山市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工作人員丁浩男介紹,我市高效受理和快速響應咨詢訴求,著力抓好不滿意工單督辦,確保各類政務服務事項辦結率100%、好評率達到99%以上。
優監管減負擔,為企業發展“松綁減負”
“以前公安、衛健、市場監管等部門分開檢查,一年要接待好幾次,現在‘綜合查一次’,一次檢查涵蓋多個事項,我們有更多精力抓經營了。”寧夏德融澤醫藥連鎖有限公司負責人張強算起“減負賬”時,對監管模式創新贊不絕口。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首頁
市政府
政務公開
政務服務
互動交流
走進石嘴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