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我市錨定能源安全綠色發展攻堅戰,以綠電園區建設、新型電力系統構建、產業低碳轉型為三大主攻方向,通過一批標志性、引領性重大項目落地實施,全面發力、系統攻堅,為我市高質量發展積蓄新動能、塑造新優勢。
大力發展新能源:筑穩綠電根基激活能源新動能
綠電園區建設的加速推進,為我市打造了綠色能源“主引擎”。這一引擎正強力驅動著產業結構的深度調整與優化升級。
6月30日,石嘴山首個百萬千瓦級光伏項目——星海新能源100萬千瓦光伏發電復合項目成功并網發電,標志著我市新能源開發實現里程碑式跨越。這座投資33.8億元的大型光伏基地,創新采用“板上發電、板下種草治沙”的草光互補模式,年發綠電19.5億千瓦時,不僅提供了清潔穩定的電力支撐,更帶來顯著生態與經濟效益,每年可減少燃煤消耗59萬噸,降低二氧化碳排放153萬噸,相當于植樹造林4.6萬公頃,為大規模開發戈壁荒漠資源、實現生態治理與綠電生產雙贏提供了可復制的“石嘴山樣板”。
綠電版圖正加速擴張,寧夏交投80萬千瓦光伏發電復合項目、寧國運異地布局的100萬千瓦綠電項目相繼開工,世強10萬千瓦光伏發電項目已完成光伏管樁、組件投資0.4億元,源之森15萬千瓦光伏生態治理項目、廣瑞新能源30萬千瓦光伏項目加速落地……這些項目以“連片開發+多元融合”模式,將戈壁荒灘轉化為電力綠洲,推動新能源開發從“單點突破”邁向“集群發展”。
與此同時,為彌補新能源“靠天吃飯”的短板,我市同步布局支撐性電源保障體系。寧夏電投石嘴山2×660兆瓦超超臨界熱電項目作為“穩定器”,通過“智能啟停+多能互補”技術,在綠電供應波動時無縫銜接供電、供汽、供熱需求,既保障了43.6萬戶家庭用電和百萬市民采暖的民生底線,又為工業園區提供穩定工業能源支撐。預計到2025年底,全市新能源裝機容量將突破435萬千瓦,占比提升至52%,一張“綠電為主、多能互補”的能源供應網絡正加速成形,為綠色發展筑牢根基。
構建新型電力網:暢通輸配脈絡提升供應穩定性
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是保障綠電高效利用的核心支撐,我市通過強化電網建設與儲能配套,暢通綠電“高速路”。
作為自治區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重點建設項目,目前,寧夏石嘴山烽燧750千伏變電站220千伏配出工程已進入施工關鍵階段。該工程新建8回220千伏線路共計88.6公里,建成后將有效提升石嘴山地區電網300萬千瓦負荷供應能力。該工程計劃于2026年3月底投入運營。屆時,將進一步優化寧夏750千伏電網網架結構,促進新能源消納,推動我市區域能源結構優化升級。
綠電澎湃涌流,更需強大“調節器”保障系統平衡與安全。我市將新型儲能作為提升電力系統平衡調節能力的關鍵抓手,目前禾奧、寧旭共享儲能項目已并網運行。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首頁
市政府
政務公開
政務服務
互動交流
走進石嘴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