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市通過“創新育苗”計劃精準滴灌,助力企業突破技術壁壘,培育出數十家專精特新企業,在氰胺化工、特種合金等領域實現綠色智造與產業躍升,一場科研創新驅動的綠色變革正重塑傳統工業版圖。
????在寧夏平羅工業園區貝利特化學股份有限公司實驗室內,研究人員正專注調試化學試劑配比。這家曾以傳統化工為主業的企業,通過持續科研投入轉型為全球農藥、醫藥中間體及原料藥的重要供應商之一。借助石嘴山市3億元綠色技術創新基金支持,貝利特累計獲得超2000萬元定向研發資助,推動其向高附加值領域升級。政策的“及時雨”催生出“硝酸胍清潔制備技術”等12項專利,并助力建成全球首個氯氫耦合二氧化碳捕集的氰胺產業鏈。
????“目前,公司年研發投入達2500萬元至3000萬元,年均增幅超10%,政府的定向資助為我們引入了關鍵技術合作資源,強化了產品與服務競爭力。”貝利特化學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顧自安介紹。
????科技創新是傳統企業革新的必由之路。石嘴山市寶馬興慶特種合金有限公司曾是一家年產不足萬噸的硅鐵廠,通過政府“揭榜掛帥”機制,3年累計獲得科研獎勵、技改補助等資金1000萬元,自主研發的冶金固廢再生系統年處理38萬噸工業廢渣,轉化為高純度合金原料,助推企業獲評國家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示范基地。此外,企業依托智能化改造補助建成能效管控平臺,實現噸產品綜合能耗下降18%。“企業能持續投入研發,離不開政策支持。從工藝開發到資源化利用,每個環節都有配套資金,這為企業轉型注入了信心。”石嘴山市寶馬興慶特種合金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凱說。
????從實驗室成果到規模化生產,從技術圖紙到國際標準制定,石嘴山以科研補助為支點,推動傳統產業實現綠色轉型。截至2025年1月,我市已累計建成自治區工程研究中心等各級科技創新平臺137個,培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48家、科技型中小企業227家,自治區創新型示范企業13家、瞪羚企業9家、雛鷹企業10家。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